2022-12-04
当前共有 256 人浏览
提到蒙娜丽莎,大家一定会想到列奥纳多·迪·皮耶罗·达·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(1452年4月15日公—1519年5月2日),意大利著名画家、科学家,与拉斐尔、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,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。
他学识渊博、多才多艺,是发明家、 医学家、 生物学家 、 地理学家 、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。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,大约有15000多页,爱因斯坦认为,达·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,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。
达·芬奇少年时显露出艺术天赋,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,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、雕刻家,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,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成为意大利著名建筑师、画师,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,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。
《蒙娜丽莎》创作时间,大约从1503年至1506年。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,《蒙娜丽莎》的绘画技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达芬奇在画作中成功地运用了“渐隐”技法,让画作中的细节部分都完美融合到一起,从而塑造了含蓄的艺术效果。此外,达芬奇还用“晕涂”技法,使整幅画融合了共40层超薄油彩,每层厚度仅2微米。
每涂一层油画需要时间风干,但这幅画达芬奇一直随身携带着,一有空就上一层颜色,反反复复地涂改这幅画,这似乎已成为达芬奇的一种习惯了,而这幅画仿佛就像带在身边的女人。不同层次和颜色的油彩相互叠加,又营造出蒙娜丽莎嘴角模糊和阴影的效果,令人第一眼看到就能感觉“蒙娜丽莎”在微笑,但细看又发觉“蒙娜丽莎”并没有微笑。
正是因为做到这种程度,达芬奇才能将晕涂法发挥到极致,那么《蒙娜丽莎》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名画也就理所当然了。不仅仅如此,《蒙娜丽莎》正三角形的稳定构图以及蒙娜丽莎呈四分之三坐姿的构图堪称完美。它同时也是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幅没有宗教神学色彩的肖像画,从“神文主义”向“人文主义”进程的里程碑。
《蒙娜丽莎》原作的尺寸:纵77cm、横53cm,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。《蒙娜丽莎》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,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。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,会觉得她没怎么笑;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,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,又会觉得她在微笑。有研究人员利用微表情理论得出结论:蒙娜丽莎的微笑中,含有83%的高兴、9%的厌恶、6%的恐惧、2%的愤怒。蒙娜丽莎,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,背后是一道栏杆,隔开了人物和背景,背景有道路、河流、桥、山峦,它们在达·芬奇“无界渐变着色法”的笔法下,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,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。
关于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:
500多年来,历史学家们一直为达·芬奇名画《蒙娜丽莎》的原型争论不休。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教师吉乌塞普·帕兰蒂对佛罗伦萨市档案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,得出结论:《蒙娜丽莎》原型是达·芬奇父亲一位朋友的妻子丽莎·格拉迪尼,她是一名有5个子女的家庭主妇。据帕兰蒂考证,丽莎在1495年16岁时嫁给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·吉奥康杜,而吉奥康杜则是达·芬奇父亲皮耶罗的好友兼邻居。丽莎是吉奥康杜的第二任妻子。这对夫妻的感情很好,育有5个子女。吉奥康杜在自己的遗嘱中称,丽莎是他“心爱的”和“忠实的”的妻子。
你也许听过了这首歌,旋律和音符就像蒙娜丽莎一样唯美和神秘。
当然,就有人不服了,比如这首古筝曲,又弹奏出另外一种氛围。有人讲:一千个人心目中,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。其实,我想说,一千个人心目中,有好几千个蒙娜丽莎。因为,她是神秘的,又是缥缈的。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心境看她,折射的情绪完全不同。
除了音乐的手法,民间还有很多PS的高手,发挥了他们神一样的灵感解读,比如:
不得不说,这届网友太有才了,居然发现了普京大帝与蒙娜丽莎神似度极高,这个脑神经真是通天了。
说了这么多,你所有的注意力,是不是都放在她神秘的脸庞了?你有没有注意到那双神奇的双手。对!就是这双手。
《蒙娜丽莎》的手被称为“美术史上最美的手”。
如果你详细端详这双手,就会感慨她的手像真实还原一样。如此纤长、细润、柔软……这就是一双天使之手,她掌控着一切,坚定从容。
布鲁舍创新智能控制技术,让你也从容应对,轻松远程控制新风设备。